简体中文  |  English
77779193永利官网

【中国科学报】北科大书记武贵龙: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17-11-04 09:26:48   作者:
访问量:

1.jpg

 

2.jpg

■本报记者 温才妃

在探索建立教师分类评价体系时,要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和一把尺子量全部。不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不能混在一起。

不久前,教育部表示,将继续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特别是契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摆在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

“让绝大多数人,特别是一部分应用技术研究者,为行业产业的科技进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是高校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说,而其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论文导向一时难改

《中国科学报》: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是高校的一大热门话题,当前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会对我国高校整体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武贵龙:我国高校现行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总体上是以论文为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论文的数量、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引用情况等。相关机构排名和评估也把论文情况纳入了评价高校办学、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学科数量等。高水平论文固然重要,但是过度强调以论文为主要或唯一评价指标的考核方式值得商榷。以论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考核评价机制,会导致教师行为的短期化倾向。然而,越是重要的创新工作,周期可能越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科研创新的碎片化倾向。

此外,追求高影响因子,还可能导致考核评价中过度国际化倾向。教师为了实现研究成果的国际化,从科研的选题到投稿等诸多环节都以国外学术刊物审稿条件为主要标准。由此带来的是,部分教师逐渐忽视国家、社会和行业产业的现实需求,更多关心国外学术期刊的偏好。这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及行业重大需求、原始创新的“初心”。

《中国科学报》:在强调论文的当下,行业院校自身积累了哪些问题,使得评价机制改革难“调头”?

武贵龙:我国的原行业院校,在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大部分从之前的部门直接管理,划归到教育部或地方管理。隶属关系的改变,使得原行业院校为行业产业服务的职责有所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为行业产业服务的能力。总体来看,行业院校由于过去长期主要面向行业服务,对基础研究,甚至包括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先天不足。与此同时,由于与原行业产业依托关系的改变,又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鼓励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为行业服务的氛围。

总之,在转型发展时期,基础研究的先天不足和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的后天激励导向不足,成为了许多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双重困境。

多元评价与分类管理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改革评价机制,最首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武贵龙:如何破解困境,需要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多元的成果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考核分类体系,真正把行业产业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与高校教师的工作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

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要认识到研究有不同类型,并接受多元化的存在。基础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以论文体现;应用技术研究和行业技术服务者应考察其对行业产业发展的贡献;软科学研究者应从对地方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战略所作的贡献进行评价。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要实现事业发展,也要体面地生活,只有建立多元化的成果评价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分类考核体系,才会有更多人愿意进行工作重心的调整,以适应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其次,在探索建立教师分类评价体系时,要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和一把尺子量全部。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需要在不同类型教师之间划定一定比例,不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不能混在一起。这就相当于苹果和梨无从比较,只能苹果与苹果比,梨与梨比。但是划定多大比例、如何把控以及如何找到各种理由之间的平衡点,高校管理者都要认真思考。

《中国科学报》:对于行业高校而言,分类管理要怎样深入?

武贵龙:目前,不少高校将职称评定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特别对于科研型教师,要着重解决好发表论文与为行业产业服务的矛盾。目前,科研型职称评定在各高校也有所探索,专职从事科研的人员在增加,也有把研究员向应用型教授的方向引导,对外称作教授,但更多强调的是为产业行业服务。一些农业类的高校还设有服务田间地头的教授。实际上设置的背后依然面临困境。其原因在于,高校人员注重面子,划为应用型教授或研究员序列,在一些人看来是另外一个群体。如何扭转整体观念,实现高校群体的多元化,也是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

我们必须通过合理归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避免行业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同质化建设而失去其特色。同时,要着重建立和培养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师资队伍,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式的科研团队。

反过来说,如果行业院校的研究远离行业产业的需求,不为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产品质量提升解决问题,就会逐渐失去服务行业产业的能力和办学的支撑点。同时,如果忽视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行业院校的发展和创新最终也会缺乏原动力。因此,高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特色、使命,进行错位发展,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分类评价体制,充分调动不同群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改革不会一蹴而就

《中国科学报》:如何看待评价机制改革当中的反对声音?

武贵龙:任何一项新制度、新政策的出台都会有意见、建议,甚至有质疑和反对。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广泛征求意见,使得绝大多数人认可制度、政策的出台,认为其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符合国家对学校的要求、符合广大教师自身利益。另外,制度的调整还可能会带来一段时间内某种程度的不适应。比如,在强调论文的大环境下,行业高校过多地强调应用研究,强调如何为行业产业发展作贡献,而忽略了论文影响、影响因子高低,有一部分人也会难以接受。因此,只有协调好各方面的意见,注重考核评价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台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方案,改革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中国科学报》:改革中还要注意哪些风险?

武贵龙:考核的改变必须有一个周期,不能朝令夕改。不同时段对人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制度、政策必须提前三年,甚至更长,让他们了解考核评价、激励方式,做到心中有方向。对于临退休的教师,如果有能力、有机会为产业、行业服务,甚至个人的收入水平也能得到改善,他们是乐意的。因此,改革的时机把握也很重要。

总之,任何一所大学都是若干大学中的一所,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大学与社会的交错融合使得各方面关注度很高。改革的风险需要分析,包括与之相关的各项评估等,影响社会声誉、生源质量,甚至影响校友对学校的认可度。因此,如何摆脱“被绑架”,需要的是制度上的理性设计,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原文网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0/392580.shtm

北科大化生